沐浴及洗髮用品

嚴選安全不致敏沐浴露 (2016年07月)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60款沐浴產品,當中41款是一般沐浴露,8款標榜適合嬰幼兒使用,7款屬女性潔膚液,4款是男士沐浴露。結果發現逾半數樣本檢出污染物二噁烷,23款檢出可致敏防腐劑MIT和CMIT,此外7款樣本檢出致敏物質游離甲醛。洗澡要安心放心,就要看這個測試報告。

- 超過半數檢出二噁烷
二噁烷對皮膚、眼睛和呼吸系統具刺激性。但沐浴產品和皮膚接觸的時間短,而且會被沖洗掉,在正常使用下,不會對消費者構成健康威脅。
根據內地《化妝品衞生規範》,二噁烷不可用作化妝品原料。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指出,化妝品中二噁烷的含量在10ppm或以下屬安全水平。
這次檢測的樣本中,33款檢出二噁烷,含量由1.1ppm到16ppm,以「NEUTROGENA」(#36)、「Fresh」(#33)和「萬寧」(#30)3款的含量最高,超過SCCS建議的10ppm安全水平。
- 23款檢出MIT/CMIT
在歐洲和美國,近年都有不少對防腐劑MIT/CMIT呈敏感反應的個案。內地和歐盟規定,化妝品中MIT的允許使用濃度為0.01%,CMIT/MIT混合物的濃度上限為0.0015%。
測試的樣本中,4款只檢出CMIT,含量由0.0005%到0.00069%,都符合CMIT/MIT混合物的規定。有9款同時檢出CMIT和MIT,總量介乎0.00089%至0.00885%,當中「Aesop」(#40)檢出的混合物總量最高,其生產商向本會表示測試樣本屬2014年10月生產的舊配方產品,因此CMIT和MIT的總量比較高。
10款樣本只檢出MIT,含量由0.00039%到0.0099%,符合內地和歐盟的法規。若參考歐盟SCCS建議的MIT最高安全使用濃度0.0015%,「寶滴」(#31)、「多芬」(#34)、「屈臣氏」(#37)、「AVEDA」(#38)、「強生」(#39)、「Aesop」(#40)、「曼秀雷敦」(#49)、「令膚適」(#55)和「滴露」(#56)9款樣本檢出的MIT濃度超過這建議標準。
7款女性潔膚液中,「令膚適」(#55)和「滴露」(#56)檢出MIT,前者在標籤上標示了相關成分,但#56沒有標示詳細成分列表,消費者無法從標籤得悉產品成分,皮膚敏感的女士有機會在不知情下錯誤購買這2款產品。歐盟SCCS指出,女性對MIT產生過敏的機率較男性高,尤其是40歲以上女性。也指出有病人的肛門和生殖器位置懷疑接觸含有MIT的女性清潔濕巾後患上皮膚炎。
- 7款檢出游離甲醛
化妝品中的游離甲醛如達到0.02%到0.03%,短時間使用也可能令正常皮膚出現皮膚炎。如果皮膚有傷口,很少的游離甲醛量已可能導致皮膚出現敏感反應。
7款樣本檢出游離甲醛,以「澳洲康漾」(#48)最高,達0.077%,「Aveeno」(#47)和「NEUTROGENA」(#36)的釋出量都超過0.05%,其餘4款的釋出量介乎0.024%至0.046%。
內地和歐盟都規定化妝品中甲醛的最大允許使用量不可超過0.2%,如果化妝品含有或釋出甲醛而濃度超過0.05%,包裝必須標示產品「含甲醛」。3款檢出量超過0.05%的樣本在標籤上都欠缺相關說明。
- 沒有樣本檢出重金屬
- 1款菌落總數超出標準
全部樣本都沒有檢出致病菌。不過測試發現1款樣本的衞生情況極待改善,「759阿信屋」(#41)檢出的菌落總數為每毫升170,000CFU,超過內地標準上限169倍;霉菌和酵母菌總數為每毫升2,900CFU,比內地標準上限高28倍,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沐浴產品有機會增加皮膚受感染的風險,要避免接觸到眼睛和敏感部位。
- 1款不通過防腐劑效能測試
沐浴產品一般放置在浴室內,環境、溫度和濕度都十分適合微生物繁殖。本會參考國際標準測試方法ISO11930評估化妝品的抗菌保護效能。結果只有「759阿信屋」(#41)未能夠通過測試,在測試的第7天已經無法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之後微生物一直增加。其餘59款樣本在測試的28天內都顯示有效抑制微生物滋長。
- 14款沒有詳細列出成分資料
14款沒有詳細成分資料,當中5款在測試中檢出MIT、CMIT和游離甲醛,消費者無法依據標籤的資料作出適當選擇。
- 其他致敏和刺激皮膚的成分
SLS 和SLES
SLS(sodium lauryl sulfate)和SLES(sodium laureth sulfate)是比較便宜的起泡劑材料。如果使用含SLS和SLES的個人護理用品後沒有清洗乾淨,殘留在皮膚上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產生繃緊和乾燥的感覺。SLS對皮膚的刺激比SLES高。
可致敏香料
可致敏香料成分(例如benzyl alcohol、citral、citronellol、coumarin、eugenol、geraniol、limonene和linalool等)有機會刺激皮膚和呼吸道。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
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台灣以及東盟地區都允許使用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防腐劑製造護膚品,methylparaben和ethylparaben的安全性都獲肯定。
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是防腐劑的一種。法國國家醫藥及健康產品安全局表示,適合3歲以下嬰幼兒使用的護理產品,如果使用了苯氧乙醇作為防腐劑,使用濃度不建議超過0.4%。嬰幼兒尿布的有關產品也不建議使用這種防腐劑。如果接觸嬰幼兒尿布的皮膚有傷口,家長應避免使用含苯氧乙醇的沐浴產品。


樣本:資料根據實驗室檢定或量度獲得,與製造商聲稱或有差異,資料只宜作參考。
價格為大約零售價,根據香港消委會2016年6月的市場調查所得,只供參考,實際價格按地區及店號而異。
選用沐浴產品小貼士
- 細心閱讀產品成分資料。皮膚容易敏感、患有濕疹和其他皮膚問題的人士要特別留神,避免選用含有MIT、CMIT和可釋出甲醛的產品。
- 選購有標示生產日期、有效日期和開封後使用期的產品。
- 沐浴後留意身體會否出現異常反應,例如痕癢、出紅疹等,尤其第一次使用產品之後。如出現不良反應,查閱產品標籤上的成分資料,看看有沒有可能致敏的成分(例如MIT、CMIT、可釋出甲醛、防腐劑和香料)。下次選購沐浴產品時,便要避免含相關成分的產品。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477期
用你的手機或行動裝置掃描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