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

7款保濕面膜表現比較出色 (2017年04月)
日常為肌膚做好保濕,肌膚便更顯水潤亮澤。很多愛美人士都習慣定期敷上片裝保濕面膜,為肌膚補水。巿面上有眾多不同品牌的保濕面膜,價錢可以相差很遠,但究竟保濕效果如何?

售價差異大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從大型健與美連鎖店、百貨公司、護膚品和化妝品專門店、生活用品店等搜集了40款聲稱保濕的片裝面膜並進行測試,部分型號聲稱兼備美白或淨白效用。測試的樣本每包/每盒有2到18片,售價由港幣$12到 $880,平均每片費用由港幣$3.1到$108.3,差距懸殊。個別樣本也有散裝或單片裝,散裝面膜方便消費者先買小量試用,避免買入過量不適合自己皮膚的產品而造成浪費。


樣本:資料根據實驗室檢定或量度獲得,資料只宜作參考。
使用方便程度和特性、用後皮膚感覺、購買和使用意向:根據試用者使用樣本後,憑用後感覺填寫的問卷而作出評分。
價格為大約零售價,根據香港消委會2017年3月的市場調查所得,只供參考,實際價格按地區及店號而異。
測試結果
化學物質測試
全部樣本都沒有檢出砷、鎘、水銀等有毒重金屬或禁用的防腐劑。全部樣本也通過微生物檢測。
「肌研」(#15)和「Olay」(#27)檢出微量鉛,但仍然符合內地的規定。
只有「SK-II」(#30)檢出水楊酸,但含量沒有超過內地的法規上限。
17款樣本檢出防腐劑甲酯,其中「露得清」(#33)同時檢出防腐劑乙酯,而「Olay」(#27) 更同時檢出乙酯和丙酯,但含量仍然符合內地規定的上限。
「白絲嬌麗」(#37)檢出的可能致敏物MIT的含量超出內地的規定上限,而「我的心機」(#36) 和「Timeless Truth」(#38)檢出的MIT含量仍然符合內地的規定。
保濕效能測試
試用者按照產品說明的方法和時間敷用面膜樣本,然後量度試用者敷用面膜的皮膚水分,去比較空白沒有敷用面膜的皮膚的水分。
移除樣本1小時後
使用「Mandom Barrier Repair」(#2) 後皮膚的水分有顯著的增幅,其次是「utena」(#1)、「LEADERS」(#3) 和「ettusais」(#4) 。
但使用「WATER360°」(#32)、「Timeless Truth」(#38)、「SKINFOOD」(#39)和「美肌の誌」(#40)後,量得的皮膚水分只輕微甚至沒有增加,保濕效能差。
3小時後
「utena」(#1)、「Mandom Barrier Repair」(#2) 和「YUMÉI」(#5) 經過3小時後皮膚仍然保持明顯的水分增幅。
6小時後
「ettusais」(#4)仍然維持相對明顯的水分增幅,其次是「utena」(#1) 和「YUMÉI」(#5)。
綜合以上結果,「utena」(#1)、「Mandom Barrier Repair」(#2)、「LEADERS」(#3)、「ettusais」(#4)、「YU MÉI」(#5) 和「MÍOGGÍ」(#6)的保濕效能表現最好。
標籤資料
#17、#19和#23樣本只有日文或韓文說明,消費者要瞭解產品的正確敷用方法和用後的護理步驟會有困難。
個別樣本沒有清晰標示產品有效期限,消費者可能使用了過期的產品都不自知,有機會讓皮膚引起不良反應。消費者購買面膜時應留意護膚品的有效期限,並必須在限期前使用。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486期
用你的手機或行動裝置掃描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