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油

測試30款香薰油 (2018年08月)
本會2018年2月到3月從香薰店、傳銷公司、化妝品店、百貨公司等店舖購買共30款香薰精油樣本,包括甜橙(sweet orange)、尤加利 (eucalyptus)和薰衣草(lavender)味道。



零售價在不同零售點會有不同,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資料為代理商提供或根據消委會2018年7月的市場調查所得,只供參考。

測試結果
包括化學測試(檢測致敏物、防腐劑、重金屬和其他化合物)、微生物測試和易燃性測試。
致敏物
檢視了26種香料致敏物,在樣本中檢出其中10種,分別是檸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香葉醇(geraniol)、香豆素(coumarin)、丁香酚(eugenol)、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檸檬醛(citral)、金合歡醇(farnesol)、苯甲醇(benzyl alcohol)和香茅醇(citronellol)。檸檬烯最普遍,在所有樣本中都有檢出。
其他化學物質
除了香料致敏物外,本會還檢測了在化妝品中禁用或有使用限量的物質,包括 致癌物苯(benzene)和己烷(hexane),全部樣本都沒有檢出這兩種物質。各樣本檢出甲苯(toluene)和甲醇(methanol)的含量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重金屬和微生物
全部樣本都沒有檢出鎘、砷、鉛和汞等重金屬,也沒有檢出霉菌、酵母菌、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微生物。
標籤說明
只有4款樣本標示部分致敏物的名稱,分別是「Florihana」(#9)、「Argital Gold」(#13及#23)和「Primavera」(#25)。本會認為,透過標示致敏物的名稱 和警告字句,可幫助消費者瞭解香薰精油的化學成分,減低皮膚敏感人士因誤用而出現皮膚過敏的機會。
大部分樣本都有提醒消費者使用時需要稀釋,但是,只有約一半樣本在標籤或說明書列出產品用於按摩或浸浴時的稀釋比例的方法和資料。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502期
用你的手機或行動裝置掃描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