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殺菌用品

解構除菌掛卡掛章 (2020年04月)
排序展示方式: 排序方法: | ||||||||||||||||
(若產品的個別項目評級或價錢相同,排序結果將根據總評分排列。) | ||||||||||||||||
產品類別 : | 掛卡/掛章 | |||||||||||||||
![]() |
![]() |
![]() |
![]() |
|||||||||||||
1. |
Air Mask 空間除菌除臭劑 (連名片夾) |
2. |
ECOM 健康勳章 E.A Mask ES-020 |
3. |
ECOM 加強版EA Mask健康勳章 E.A MASK 2.0 Mini Version ES-020s |
4. |
綠淨淨 Green Clean Clean ClO2 Green Disinfectant ClO2 綠色攜帶消毒卡 |
|||||||||
|
|
|
|
|||||||||||||
大約零售價 (港幣) | $99 | $70 | $70 | $29 | ||||||||||||
![]() |
![]() |
![]() |
![]() |
|||||||||||||
5. |
Nano Virus Buster New VB Plus抗菌除臭空氣淨化隨身小掛包 |
6. |
novopin Air Doctor Portable K-2486 (攜帶用/室內用) |
7. |
novopin 小久保空間除菌 K-2323 Kokubo Air Doctor (室內用) |
8. |
TOAMIT Clear Mask Stop the Virus |
|||||||||
|
|
|
|
|||||||||||||
大約零售價 (港幣) | $68 | $69 | $55 | $49 | ||||||||||||
![]() |
![]() |
![]() |
||||||||||||||
9. |
TOAMIT 日本隨身除菌卡 Virus Shut Out |
10. |
Virus Buster 抗菌除臭空氣淨化隨身小掛包 (補充裝) - 3 個裝 |
11. |
Virus Down Clear Mask |
|
||||||||||
|
|
|
||||||||||||||
大約零售價 (港幣) | $55 | $168 | $49 | |||||||||||||
產品類別 : | 筆/棒 | |||||||||||||||
![]() |
![]() |
![]() |
||||||||||||||
12. |
加護靈 Cleverin 筆型 (2支裝) Stick (Pen Type) |
13. |
Dr. Clo 殺菌除臭棒 Disinfectant Stick |
14. |
MIP Anti V-Zero Stick Lifestyle Disinfectant & Deodorant |
|
||||||||||
|
|
|
||||||||||||||
大約零售價 (港幣) | $99 | $138 | $138 | |||||||||||||
樣本資料源自產品標籤或由代理商提供。
零售價:價格為大約零售價,根據香港消委會2020年3月調查所得,實際價格按地區及店號而異。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除菌掛卡、掛章、筆型或棒狀除菌產品頗受追捧。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從市面購買了14款除菌掛卡掛章產品,根據說明把產品掛在頸上、衣領、口袋、胸前或背包上,或者放在書桌上或車廂內,聲稱有消臭作用,亦聲稱有除菌甚至抗病毒等功效,部分產品更標榜適合在醫院、診所等地方使用。
為瞭解這14款除菌產品的成分、特性和防疫效能,本會於2020年6月去信各產品供應商查詢產品資料。
全部聲稱可消滅空氣中的細菌及/或病毒
9款樣本標示具消臭或除臭效能。
8款有「除菌」、「空間除菌」、「殺菌和病毒」、「殺菌99.9%」等聲稱;6款說明「可以消滅或去除空氣/環境中的微生物、病毒和細菌」;6款說明可以「抑制流感病菌傳播」、「抗流感病菌」、「減低感染禽流感、人類流感」或「prevent viral infection(避免病毒感染)」。
聲稱有效成分為二氧化氯
根據產品資料,大部分樣本的有效成為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簡稱ClO2)或可以產生二氧化氯的化合物。使用時,只需要打開掛卡或掛章的包裝,個別樣本同時需要撕掉排氣孔上的貼紙,便可掛上頸或夾在衣領;至於筆型或棒狀樣本,使用前要先在產品中央位置屈摺一下,管內溶液便會混合並產生二氧化氯氣體。
部分樣本沒有提交有效消除病毒的證明
9款樣本包括「ECOM」(#2和#3)、「綠淨淨」(#4)、「Nano Virus Buster」(#5)、「novopin」(#7)、「TOAMIT」(#9)、「Virus Buster」(#10)、「加護靈」(#12)和「MIP」(#14)標示可殺滅病毒或減低病毒感染。
上述9款樣本中,樣本#9和#14的供應商沒有回應,其餘供應商都有向本會提交文件去證明其產品的效能聲稱。不過,本會檢視供應商提交的資料,發現絕大部分都未能證明有關產品具有短時間內消除特定病毒或減低特定病毒感染性(virus infectivity)的效能。
有供應商提供的殺菌率效能證明未如其聲稱
「綠淨淨」(#4)和「MIP」(#14)的標籤分別說明「殺菌率達99.9%」和「99.9% sterilization(99.9%消毒)」。
不過,樣本#4供應商提供的試驗報告顯示,在面積約25m3 的洗手間內,隨機放置其消毒卡產品25包4小時後,經3次試驗的平均殺菌率約85.3%,與聲稱的殺菌率差距甚巨。
部分產品的殺菌效能只稍勝試驗對照
「ECOM」(#2和#3)的代理商向本會提供多份以其產品進行的試驗報告。當中一份在2017年以其產品進行的抑制細菌效能的試驗報告顯示,使用了其產品2小時和4小時後,只稍比沒有使用其產品減少微生物數量約10%和少於2%。
「Dr. Clo」(#13)產品網頁引述一份由日本衞生微生物研究中心以其產品進行的試驗報告,指「檢測報告證明產品達99% 的殺菌效果」。該報告顯示,經過24 小時後,其產品在減少微生物的百分比達到99.96% 到99.99%;但同一份報告的對照組別(control)亦能減少微生物達99.15%到99.93%,顯示使用了除菌棒和沒有使用除菌棒的殺菌效果根本沒有明顯分别。
個別產品殺菌效能試驗條件與實際使用環境差距極大
「加護靈」(#12)的供應商向本會提供的報告顯示,其試驗參考內地《消毒技術規範》進行,在1m3 的密閉試驗空間內放入6支已屈摺的除菌筆,等待24小時後在密室內噴灑白色葡萄球菌溶液,再等待2小時後才評估密室內空氣中細菌量,報告顯示其產品的平均殺菌率為87.6%,但其實未能通過《消毒技術規範》訂明的「消毒合格」判定。再者,根據該公司的宣傳資料,只建議使用者隨身攜帶1支產品,而不是6支同時使用。
「Dr. Clo」(#13)的標籤聲稱產品「有效殺滅空氣中99.9%細菌」,公司網頁資料亦聲稱產品於「3小時及8m3空間內消除99.9%五種微生物」。按該公司向本會提供的試驗報告,試驗在8m3 密閉試驗空間內放置了一共5支除菌棒樣本,經過3小時後密室內空氣中5種試驗細菌的數量減少達99.9%。不過,產品標籤和網頁資料都沒有向消費者公開說明須同時使用多少支除菌棒,才能達到聲稱的除菌效果。另外,該公司在社交平台表示,使用者只需用上1支產品便可達到除菌效過。可是,該公司在社交平台的貼文與產品標籤聲稱及試驗報告均不符。
需用數小時才達到低濃度二氧化氯水平
根據「Nano Virus Buster」(#5)和「Virus Buster」(#10)所提交的一份日文「試驗報告書」,其產品在1m3密閉試驗空間內放置8小時後,密室內的二氧化氯氣體濃度為16到24ppb。
「novopin」(#6和#7)提交的試驗報告顯示,產品在1m3密閉試驗空間內放置6小時後,空間內的二氧化氯氣體濃度為28ppb。
實際情況下,消費者不會預先將除菌掛卡掛章產品,放置在特定密閉地方數小時或半天,讓其釋出足夠二氧化氯氣體後,才進入該處。
部分樣本說明的有效期欠說服力
「綠淨淨」(#4)的產品標示在打開包裝後可以「長效保護35天」,惟本會向該公司查詢其產品有效期的證明時,該公司表示,其產品存放在封閉的環境中,氣味可以維持35天,因此認為其產品持續有效35天。本會認為,以氣味來估算產品有否釋出二氣化氯,做法並不科學,亦不能確保所釋出的二氧化氯氣體濃度足以殺滅環境中的致病微生物。
「ECOM」(#2和#3)的代理商指,向本會提交的二氧化氯氣體釋出量數據是以20克產品成分原材料進行,原材料可持續釋放二氧化氯氣體並維持30日以上。本會認為,以產品成分原材料所進行的試驗結果,未必反映實際產品使用時釋放二氧化氯氣體的情況。
供應商說明使用限制多
綜合各款樣本的標籤說明及供應商提供的資料,普遍指產品的效能會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建議在空氣不太流通(comparatively non-ventilated)、密閉的空間內使用。有風或強風的情況都會嚴重削弱產品效能。另有產品建議避免在潮濕、有水氣的地方,或者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等情況使用,指稱高溫會加快當中有效成分的耗用。
「Nano Virus Buster」(#5)、「Virus Buster」(#10)和「加護靈」(#12)的供應商表明不建議消費者在戶外環境使用其產品。
事實上,消費者未必瞭解這些「除菌掛卡掛章」的使用限制,不少人以為只要將產品掛在頸上,即使在戶外環境都能瞬間消除附近的病毒和細菌。惟廠商建議的使用條件與一般消費者的期望有明顯落差。本會認為,產品供應商絕對有責任向消費者清楚說明所有使用限制。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525期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