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55款蜂蜜測試報告 (2013年07月)
蜂蜜可用來沖調飲品,也有人喜歡用來塗麵包;入秋後天氣乾燥,許多人飲用滋潤喉嚨。近年麥蘆卡蜜產品越來越多,以含抗菌活性成分作賣點,頗受消費者歡迎。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55款蜂蜜,包括40款一般花種的蜂蜜和15款麥蘆卡蜜(Manuka honey),全部都是超市、百貨公司及專門店常見的品牌。樣本送往比利時、德國及英國的化驗所進行測試。測試分五部分:
1. 安全測試:檢驗抗生素殘餘量和除害劑殘餘量;
2. 攙雜糖分測試;
3. 產地分析;
4. 一般品質測試;
5. 麥蘆卡蜜的抗菌活性測試。
2. 攙雜糖分測試;
3. 產地分析;
4. 一般品質測試;
5. 麥蘆卡蜜的抗菌活性測試。

香港對蜂蜜抗生素殘餘量、除害劑及品質的規制
香港沒有特殊規例規制蜂蜜的抗生素殘餘量,也沒有列明雙甲脒於蜂蜜內的最高殘餘限量。成分方面,香港《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規定蜜糖所含蔗糖不得超過5%。至於蜂蜜的其他品質要求,則沒有特殊規例規制。
不適當餵飼糖漿可致攙糖測試不過關
攙雜糖分測試分析樣本是否攙雜蜂蜜以外的糖分(例如糖漿)。樣本未能通過攙雜糖分測試,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人為地在蜂蜜中添加糖漿,亦可能是餵飼蜜蜂的糖漿殘餘在蜂蜜所致。
依花粉品種評定 7 款的產地與聲稱不吻合
透過檢驗蜂蜜內的花粉,可分析花粉所屬的植物品種,再從有關植物的生長地區來判斷蜂蜜的生產地。蜂蜜由蜜蜂天然釀造,蜂蜜的來源地或收採地可能是消費者選購的重要考慮。若蜂蜜產品的加工或包裝地點與蜂蜜本身的來源地或收採地不同,應在產品標籤上註明,讓消費者知所選擇。
一般品質測試
檢驗項目包括水分、羥甲基糠醛、澱粉酶、轉化酶、糖分成分、發酵程度。蜂蜜容易在空氣中吸收水分,若水分含量過高,會增加蜂蜜發酵及變質的機會。羥甲基糠醛、澱粉酶和轉化酶三種物質的含量可反映蜂蜜的新鮮程度及受熱程度。蜂蜜不應出現發酵的情況,否則便代表品質出現變化。
麥蘆卡蜜的抗菌活性測試
一般蜂蜜天然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在適當的環境下會產生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而過氧化氫有殺菌作用。但是,這種活性在空氣及陽光中會變得不穩定及容易失去效力。
有些蜂蜜除了含有過氧化物活性外,還有衍生自過氧化氫以外的抗菌活性,稱為「非過氧化物活性(Non-Peroxide Activity,NPA)」。麥蘆卡蜜天然含有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O),這種物質的穩定性較高,不易受陽光及熱力影響,而麥蘆卡蜜的非過氧化物活性主要是來自此物質。市面的麥蘆卡蜜主要以其抗菌活性為賣點。
活性測試檢驗樣本的NPA、MGO及總活性。研究把檢驗結果與樣本包裝上相關的活性標示作比較,兩者吻合程度越高,評分越多。

零售價在不同零售點會有不同,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資料為代理商提供或根據消委會2013年6月下旬至7月初的市場調查所得,僅供參考。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441期
用你的手機或行動裝置掃描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