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通告

  • 感謝閣下瀏覽「精明消費香港遊」網站。本網站自2007年推出至今,已為大量的內地訪港旅客提供了一站式的消費資訊,藉此推廣精明消費。

     

    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從2022年6月1日起,有關在港消費的最新內容將於「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本網站屆時將不再更新,而現有的文章內容會保留至同年8月31日,其後「精明消費香港遊」網站將停止運作。

     

    如欲繼續收取在港消費的實用資訊,敬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頻道:

     

消費保障 > 投訴實錄

投訴實錄

髮型屋理髮惹一肚氣 (2017-01-24)


髮型或多或少影響個人形象,因此,不少人定期光顧髮型屋修剪「三千煩惱絲」。傳統上,不少人都會趁農曆新年前整理髮型,喻意新一年有個好開始。本會藉着以下四宗消費糾紛,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及使用理髮服務時,應該加倍留意的地方,避免剪髮變成一肚氣



個案1 髮型屋不依團購條款 加插額外附加

陳小姐對於A髮廊在團購網站銷售的理髮組合感興趣,細閱條款後,選購一份$148游離子直髮/數碼曲髮+洗剪吹+焗油護理套餐,表面上這價錢很便宜,但當陳小姐到A髮廊兌換團購券時,才得悉當中牽涉一些額外服務和收費


陳小姐稱團購券清楚列明「所有優惠不限頭髮長短,長髮亦無需加費」,不過,髮型師當日指她的髮質受損,必須加$150護髮費才可享用套餐服務。另外,陳小姐指出團購網站寫明只需加$50即可享用染髮服務,但當她要求進行染髮時,髮型師則指這項$50染髮服務只包括染黑髮,並不斷游說她多加$250提升享用日本彩染服務


陳小姐當日連團購券價錢,合共支付$550,可是,最令她失望的是直髮的效果未如理想。當時髮型師稱只需數天後洗頭,頭髮便會變直。隨後數天,陳小姐按他的指示清洗頭髮,發覺頭髮仍然卷曲,於是致電A髮廊要求重做直髮服務,但被拒絕。陳小姐認為A髮廊的服務與網上推廣的不同,強調如事前知道有各項附加收費,根本不會考慮購買,陳小姐向本會投訴A髮廊沒有按團購條款提供服務,要求退回附加服務費


本會接獲個案後,聯絡A髮廊,店方解釋當日已將服務詳情及價格告知顧客,所以不會作出退款。本會同時聯絡團購公司反映個案,該公司表示會聯絡客戶辦理退款,其後陳小姐通知本會已接獲團購公司發出的$150退款,並表示希望本會多加留意A髮廊的營商手法


個案2 拉直頭髮變「燶」

梁小姐於B髮型屋做負離子直髮,當時髮型師向她介紹不同牌子的直髮藥水,指當中一美國牌子的效果最好,而且正值推廣,由原價$900減至$708。另外,髮型師亦建議她加$50做護髮療程,聲稱可令頭髮更為柔順,梁小姐於是答應,連同長髮附加費$100,她總共支付約$900


梁小姐稱整個直髮過程大約花了4小時,完成後她發覺頭髮乾枯,髮尾甚至出現鬆散及枯焦的現象。梁小姐即時向店方投訴,髮型師回應指使用護髮素洗髮,兩天後問題便會消失。梁小姐按建議洗髮,但仍感到髮質乾旱,於是再到B髮型屋理論,不過,該髮型師指梁小姐本身的髮質差,即使重做,效果亦一樣。在不斷堅持下,B髮型屋安排了梁小姐在兩星期後重新拉直頭髮,但她指過程馬虎,效果差強人意,於是向本會投訴及要求退款


B髮型屋表示早前接獲梁小姐的投訴後,已安排她再次接受負離子直髮服務,職員堅持是她本身髮質較乾,所以影響效果。職員表示梁小姐的髮質已不適合再接受第三次直髮的程序,因此,只可為她安排一次免費焗油。本會將有關回覆向梁小姐轉達,她表示已對該髮型屋失去信心,不願接受該公司的安排。本會隨後嘗試再作調停,不過,B髮型屋最終仍拒絕退款,而梁小姐則表示會考慮透過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損失


個案3 染髮後出現過敏反

郭小姐對於阿摩尼亞有過敏反應,所以一直嚴選染髮產品。早前她到C髮廊剪髮和染髮,在接受服務前清楚向髮型師表示有過敏問題,要求他留意染髮劑成分。髮型師表示明白,隨即向她介紹一種聲稱不會引致過敏但價格較高的染髮劑。郭小姐得到髮型師保證後,安心接受染髮服務


翌日,郭小姐感到頭部輕微痕癢,初時她認為問題不大而沒有理會,可是,痕癢持續不減,隨後額頭、頸部及耳背均出現紅腫脹痛的情況。郭小姐將有關問題告知C髮廊,投訴髮型師錯誤使用含有致敏成分的染髮劑,並要求賠償,但一直沒有收到回覆。於是郭小姐向本會投訴,要求退回費用


C髮廊獲悉郭小姐向本會投訴後,直接與她聯絡,並同意退回費用,事件最終得以解決


個案4 冒失剪傷顧客耳

方先生早前光顧一間提供快速理髮服務的D髮廊,其中一名職員替他理髮時,方先生突然感到耳朵十分痛楚,發覺正在流血。職員見狀即時替方先生止血,並陪同他前往附近醫務所接受治療。醫生查看傷口後,確定方先生的傷口是由剪刀造成,耳朵一小部分被剪刀剪去。方先生對D髮廊的服務感到極之不滿,即時要求該店賠償,但該店直未就其訴求作出回應,因此,方先生尋求本會協助


本會接獲投訴後,連同方先生提供的醫療證明及單據發信予D髮廊,經調停後,店方願意向方先生支付$15,000作為最終和解方案,為方先生接納,個案得以和解


建議事

以下有幾項建議值得消費者及從事理髮服務的商戶考慮


  • 不少髮型屋會於門外或店內張貼告示,列出各項服務的價格或推廣優惠。消費者須留意是否存有一些在表達或陳述方面不太明顯的項目或費用,例如指定髮型師或長髮須付的附加費用;項目中是否包括洗吹費用等。部分髮型屋或未有將所有項目或價格列於價目表或廣告牌上,所以較穩妥的做法是直接詢問髮型師或理髮店負責人,除了價目表內的費用外,有沒有額外收費。
  • 髮型屋應將相關收費清晰地詳列於價格牌內,在提供理髮服務前,也應主動與消費者確認各項服務的內容及收費,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及爭議。顧客亦可在理髮服務前,先向髮型師瞭解理髮服務的詳情,包括洗髮產品、程序及價格。
  • 消費者在購買理髮團購券前,必須留意使用條款,尤其是使用限制或額外費用;其次,亦應預計自己的需要及可以接受服務的時間,以免因沒時間兌現團購券而招致損失。如消費者懷疑店方違反使用條款,可聯絡本會或向團購公司投訴。
  • 不少髮型產品含有化學成分,消費者如有疑問,可向髮型師查詢產品成分。假若出現過敏反應,應即時停止使用該些產品,及尋求醫生的專業治理意見。
  • 消費者一旦於理髮過程中受傷,應盡快尋醫,切記妥善保留相關醫生證明及單據作為證據,以利日後索取賠償;亦宜諮詢法律意見,保障自身利益。
  • 如對理髮服務有不滿而欲投訴,消費者應向店方取回註明服務內容的收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