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消費提醒
來香港旅遊玩樂時,不少人都喜歡購買珠寶、電子產品、海味、化妝品、藥品等,雖然大部分商店都待客以誠,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也曾收到消費者被部分不良商人欺騙的投訴;以下是我們為你準備的消費提醒資訊,從各個個案揭示的不良手法,學習精明購物。
個案一
來自北京的張伯伯,受親友所託在香港的藥房購買B牌藥油。張伯伯向藥房店員表示想買5瓶B牌藥油,店員隨即在貨架上取出5瓶藥油,張伯伯再三問是否B牌藥油,店員只以「唔」一聲作回應,張伯伯未及細看藥油,店員已迅速地用包裝紙包好藥油。
回到北京,親友拆開包裝紙,發現張伯伯所購的是D牌藥油,無論在藥名及外盒設計,均與原裝B牌的甚為相似,張伯伯此時方知被不良商號欺騙。
個案二
何女士在旅遊區行經一藥房,入內購買猴棗末,店員稱同時買2瓶,可享減價優惠,何女士便以港幣150元買下2瓶。
其後,何女士路經另一家藥房,便入內問猴棗末的價錢,發現每瓶只需港幣50元,驚覺方才的藥房將價格抬高了,何女士便回到該藥房提出退貨,但店員說不能退貨,只能換貨,何女士無奈離去。
精明購物法
想知道更詳盡的購買藥品資訊及提醒,可瀏覽本網的藥品消費錦囊。
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香港已為《商品說明條例》作出修訂,禁止不良商戶使用不良營商手法,想知進一步詳情,請瀏覽本會「認識新商品說明條例」網站。
藥品回收和偽冒藥物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不時公布藥品回收及安全情報,和涉及售賣偽冒藥物店舖資料,詳情請瀏覽「熱點資訊」:
- 產品回收及安全情報
- 涉及售賣偽冒藥物店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