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衣物

消費錦囊
香港市面售賣的運動T恤、運動褲、登山褲、運動內衣等不少標榜排汗快乾,讓身體保持乾爽舒適。選購快乾運動衣前消費者應該先了解這些衣物的物料和構造、排汗快乾的原理、保護衣物的正確方法和選擇要訣。

排汗快乾衣物的特性
排汗快乾衣物能將汗水迅速蒸發,使身體感覺乾爽舒適。這些衣物的物料一般含人造纖維(例如聚酯纖維/polyester、聚丙烯/polypropylene、尼龍/nylon)。優點是可放進洗衣機清洗而不會收縮,彈性良好、輕身和不易變皺,沾汗後很快回復乾爽,但缺點是容易產生靜電。

解構排汗快乾物料
- 改變纖維形狀:把每一條纖維橫切面改變成Y形、十字形等不同的形狀,把不同形狀的纖維織成布料,可以形成許多坑槽,纖維之間的空隙可以增加吸收汗水的表面面積。洗濯多次都不會影響它的排汗快乾特性。
- 混合紡織物:將有快乾功效的聚酯纖維,混合吸水力高的棉質纖維,結合兩者的優點。
- 化學劑加工:用親水化學助劑處理布料或纖維,織物吸收了助劑後會具備排汗效能,但化合物會在洗濯過程逐漸洗掉,漸漸降低排汗效能。
- 雙層織物:由不同的纖維織成,底層的纖維吸收汗水,然後迅速傳至面層,再讓汗水揮發。雙層織物通常比單層織物舒適。

排汗快乾設計
- 網布:是夏天常用的排汗布料,網孔可讓空氣流進衣服和身體之間,加快散熱,適合在炎熱的天氣穿着,但網孔過大會保溫比較難。
- 凹凸不平:部分排汗布料的表面平滑,但裡面凹凸不平,使布料和肌膚之間出現空隙,讓空氣流通,減少衣物和皮膚接觸,即使衣物沾濕了也不會整片黏在皮膚上。
- 不同布料:汗水比較多的位置使用不同的布料或裁剪,增加衣物透氣度和舒適度,例如在衣物兩側使用具彈性、透氣網孔比較大的網布,或在背部加上通風開口。
其他功能
- 防UV:聚酯纖維具備防UV效能,而織物愈厚、編織得愈緊密或顏色愈深,防UV效能愈高。另外,在纖維中添加二氧化鈦或氧化鋅粒子,又或經過有機紫外線吸收劑處理,也可以增加防UV效能,但把衣物伸展或沾濕會降低防UV效能。
- 涼快感:衣物經過木醣醇處理、添加含鈦的陶瓷礦物粉末、鋁質粒子或微膠囊,都幫助降低接觸皮膚的溫度。
- 防蚊:部分織物浸漬了氯菊酯、檸檬桉或香茅油等防蚊物質。
- 抗菌除味:部分織物添加了銀、銅等物質,抑制細菌生長從而減少氣味。
衣物護理
保持排汗快乾衣物清潔和耐用,就要參照衣物上的護理標籤清洗衣物。避免衣物被鈕扣或金屬裝飾勾破,或因磨擦影響衣物外觀,應把衣物裡外反轉,並放進洗衣袋,用一般洗衣粉機洗。不建議用柔順劑或漂白劑,也不建議用洗衣液,因為洗衣液的配方有機會加入了柔順劑或漂白劑,它們會阻塞纖維中的細坑槽,影響排汗效能。避免用乾衣機高溫烘乾,或整熨衣物,使衣物變形。

選購要訣
- 衣物纖維成分:檢視標籤和掛牌上的資料,「moisture management」、「wicking」、「quick dry」、「stay dry」等字樣一般表示衣物具備排汗快乾的特性。如果成分標示為全棉或棉纖維比例超過50%,衣物的排汗性能會比較遜色。
- 做工:除了質料柔軟舒適,有些衣物強調接縫平順(flat-seamed),避免做運動時皮膚與接縫過度磨擦而受損。
- 滴水測試:把衣物買回家後,可以在內層布料上滴水,然後檢視水滴的擴散速度和範圍,如果在短時間內擴散範圍大,反映衣物能夠快速將水分吸收和傳送到其他位置。如果水滴在布料上保留水珠狀,表示吸濕效果欠佳。也可以用手背接觸已沾濕的衣物的兩面,感受內層是否比外層乾爽,評估衣物的排汗能力。
- 皮膚過敏:部分人可能對羊毛或人造纖維有過敏反應,皮膚痕癢或出現紅疹,衣物的染料或殘留的化學物質也會引起問題。一般建議小孩、長者或皮膚容易過敏的人士選用全棉衣物,避免人造纖維、羊毛或有花邊的衣物。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4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