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

大光圈專業便攜相機功能比拼 (2015年03月)
專業便攜相機兼顧了照片質素和使用方便程度,不但有高規格和專業功能,如標榜大光圈或設有特大影像感應器,而且體積輕巧。香港消費者委員發表了由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International Consumer Research & Testing)統籌和在德國實驗室進行的試驗報告,8款在香港市面有售。

特大影像感應器的優勢
影像感應器是記錄影像的裝置,由數以百萬計的感光像素組成,感應器的面積愈大,每個像素的受光面積也相對較大,在相同光線下能採集較多光資訊,更有效抑制訊噪,因此影像質素普遍較高。
數碼相機普遍可調高感光靈敏度(ISO/sensitivity),應付困難的拍攝情況(拍攝移動或快速轉變的景物)。一般而言,如大幅調高相機的感光靈敏度,例如由ISO 100調至ISO 800或ISO 1600,會影響影像質素,尤其是影像中的低光位置,雜訊會顯著增加。然而,假如相機的影像感應器面積比較大,感光性能便會較高,即使調高靈敏度,雜訊也不嚴重,就算面對低光或遠攝等較困難的拍攝情況也足夠應付。
不少攝影愛好者喜歡拍攝淺景深的效果,將雜亂背景模糊化來突顯主體,做法是用大光圈、遠攝焦距或微距拍攝。如要效果明顯,最好有較大面積的感應器配合,因為相機的感應器愈大,鏡頭規格上的真實焦距便愈長,可加強背景的模糊效果。
8款樣本中,感應器較大的包括「富士」X100T(#5)、「徠卡」X(Type 113)(#7)和X-E(Type 102)(#8),都用上APS-C片幅,其次是「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II(#1),用上了1.5吋感應器,「徠卡」D-Lux(Type 109)(#3)和「Panasonic」Lumix DMC-LX100(#4)則採用4/3吋感應器;這幾款樣本的感應器尺碼都媲美可換鏡頭相機。
樣本「佳能」PowerShot G7 X(#2)和「富士」X30(#6)分別用較細的1吋及2/3吋感應器,但仍勝過通常僅採用1/2.3吋或1/1.7吋感應器的小型輕便相機。

大光圈可收集更多光線
不少攝影愛好者追求大光圈,因為鏡片較大片,能收集更多光線,對於照明不足的場景,或須要高速快門來拍攝移動或快速轉變的景物時,大光圈較有優勢。愈來愈多用家不愛用閃光燈,身處室內也傾向以環境本身的照明來拍攝,以獲取柔和的光線分布,這種情況下,若相機具備較大光圈,拍攝質素會較高。
光圈通常以F值來標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今次報告中多達7款樣本的廣角焦距光圈值達F2或以下,都屬於大光圈相機。
光學變焦倍數不高
5款樣本光學變焦由3.1至5倍不等,倍數不高,僅足夠基本使用。「富士」X100T(#5)、「徠卡」X(Type 113)(#7)和X-E(Type 102)(#8)都採用定焦鏡,沒有光學變焦功能,只有廣角焦距,不方便構圖。
兩款相機缺Wi-Fi功能
相機設有Wi-Fi功能,用戶便可隨時隨地透過Wi-Fi將照片或影片由相機傳送至智能裝置(例如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過程無須連接數據線,十分方便。Wi-Fi功能還可用作遙控拍攝照片或攝錄影片,用戶不再需要購買傳統快門繩或遙控器。
大部分樣本都有Wi-Fi,只有「徠卡」X(Type 113)(#7)和X-E(Type 102)(#8)缺少這功能。
試驗結果
照片質素
在戶內燈光及戶外陽光下,分別以自動及手動模式,拍攝各種照片,由專家按實際拍攝效果評分。結果發現,「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II(#1)和G7X(#2)在戶內和戶外的拍攝效果出眾。
光線不足下,照片質素難免較差,但測試結果顯示,「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II(#1)在低光下拍攝依然有極高的水準。
即使有光學或機械式影像穩定功能,效能都不一樣,「佳能」PowerShot G7 X(#2)和「Panasonic」Lumix DMC-LX100(#4)的影像穩定表現最好。
閃光拍攝效果
大部分樣本都設有可彈出的小型閃光燈,「富士」X100T(#5)有內置小型閃光燈,「徠卡」D-Lux(Type 109)(#3)和「Panasonic」Lumix DMC-LX100(#4)雖然沒有內置閃光燈,但都隨機附有外置小型閃光燈,有需要時可安裝在機頂使用。
測試主要針對閃光的光度是否足夠及曝光控制是否準確,大部分樣本表現理想,「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II(#1)表現最好。
影片質素
於正常光線環境下攝錄影片,「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II(#1)和G7 X(#2)、「徠卡」D-Lux(Type 109)(#3)獲最高評分。
低光環境下的表現則極懸殊,「佳能」PowerShot G7 X(#2)、「徠卡」D-Lux(Type 109)(#3)和「Panasonic」Lumix DMC-LX100(#4)獲最高評分。「富士」X100T(#5)攝錄出來的影片非常暗,而「富士」X30(#6)攝錄的影片更幾乎全黑,評分最低。
所有樣本中,只有「徠卡」X-E(Type 102)(#8)不能攝錄影片。
顯示屏
不少用家依賴顯示屏來取景,而顯示屏在烈日下可能顯得異常昏暗,因此顯示屏的明亮度相形重要。評分根據機背顯示屏顯示影像的清晰度、於戶外烈日及戶內暗光環境下的表現,結果各樣本都表現理想。
使用方便程度
部分產品功能複雜,用家可能要翻查說明書才能充分瞭解操作方式;大部分樣本的說明書編排及詳細程度都不錯。
在快門反應、開機起動速度和連續拍攝速度的測試,「佳能」PowerShot G7 X(#2)、「富士」X100T(#5)和X30(#6)的評分最高。
使用方便程度的測試還包括操作拍攝按鈕、變焦、自動及手動對焦、機身把持、各式手動調校、插放記憶卡和更換電池、更換鏡頭等各方面的感受。大部分樣本的表現都不錯。
排序展示方式: 排序方法: | ||||||||||||||||
(若產品的個別項目評級或價錢相同,排序結果將根據總評分排列。) | ||||||||||||||||
產品類別 : | 專業便攜相機 | |||||||||||||||
![]() |
![]() |
![]() |
![]() |
|||||||||||||
1. |
佳能 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 |
2. |
佳能 Canon PowerShot G7 X |
3. |
徠卡 Leica D-Lux (Type 109) |
4. |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 |
|||||||||
總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零售價(港幣) | $6,080 | $4,680 | $10,500 | $8,490 | ||||||||||||
![]() |
![]() |
![]() |
![]() |
|||||||||||||
5. |
富士 Fujifilm X100T |
6. |
富士 Fujifilm X30 |
7. |
徠卡 Leica X (Type 113) |
8. |
徠卡 Leica X-E (Type 102) |
|||||||||
總評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零售價(港幣) | $9,999 | $4,680 | $18,500 | $14,700 | ||||||||||||


零售價在不同零售點會有不同,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資料為代理商提供或根據消委會2015年2月的市場調查所得,只供參考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461期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
旁边的QR码进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