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

55款香水驗出多種香料致敏物質 (2018年12月)
近年有研究顯示知名品牌香水含有塑化劑或人造麝香等有害物質,長期使用或可能影響人體健康。有見及此,本會搜羅市面55款香水,檢測各樣本是否含有有害物質和香料致敏物質,全面分析各款香水的安全程度。



樣本:資料根據實驗室檢定或量度獲得,與製造商聲稱或有差異,資料只作參考。
價格為大約零售價,根據香港消委會2018年11月的市場調查所得,只供參考,實際價格按地區及店號而異。
測試樣本
55款香水樣本中,28款聲稱為淡香精(Eau de Parfum),23款為淡香水(Eau de Toilette),其餘4款為古龍水(Eau de Cologne)。
塑化劑
塑化劑在香水中可以作為定香劑(fixatives),有延緩香氣散發的作用,亦可作為香料成分如人造麝香的溶劑(solvents)或載體(carriers)。
全部香水樣本均沒有檢出禁用於化妝品的塑化劑,符合內地和歐盟的要求。不過,11款樣本檢出DE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低分子量的塑化劑,包括5款淡香精、5款淡香水和1款古龍水,檢出量由0.00086%至1.1%不等。
人造麝香物質
麝香(musks)在香水產品中作為基調/後調(base note),輔助其他香料散發香氣。以往會使用源自動物的天然麝香作為香水原料,但目前普遍已被低成本的人造麝香化合物(synthetic musks)取代。
全部樣本沒有檢出禁用的麝香物質。不過,37款檢出不同種類和濃度的人造麝香物質,當中「TOUS」(#18)檢出酮麝香、佳樂麝香和吐納麝香三種;另有8款同時檢出兩種麝香物質;其餘28款只檢出佳樂麝香。
「TOUS」(#18)和「Narciso Rodriguez」(#50)檢出酮麝香這種限用麝香物質,檢出量分別為0.00022%和0.2%,仍然符合內地和歐盟的相關要求。
「伊利莎白雅頓」(#6)、「TOUS」(#18)、「Clinique」(#23)、「THE BODY SHOP」(#24)、「Hugo Boss」(#29)、「YVES SAINT LAURENT」L’HOMME(#37)、「adidas」(#38)和「BVLGARI」(#39)8款檢出吐納麝香的濃度介乎0.00068%至1.5%,仍然符合歐盟相關規定。
目前歐洲和內地都未有就佳樂麝香在化妝品的最高使用濃度設上限。
香料致敏物質
香料成分由多種化學物質組合而成。部分人士接觸某些香料成分後,會出現短暫的泛紅、痕癢和皮膚刺激情況,少數人士可能會出現接觸性過敏反應(contact allergy),產生紅斑、腫脹等較嚴重反應。因此歐盟《化妝品條例》要求標示26種致敏性比較高的香料致敏物質(fragrance allergens),若物質達特定濃度(0.001%),必須在標籤標示提醒消費者。
檢測結果顯示,全部樣本都檢出4種至15種不同濃度的香料致敏物質。當中23款檢出10款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質。若以香料致敏物質總量計算,18款樣本檢出致敏物質的總量相對較低,總量少於1%,包括9款淡香水樣本、5種淡香精和4款古龍水。「ACQUA DI PARMA」(#26)檢出約5.35%致敏香料物質,為檢出濃度最高的樣本。「GIORGIO ARMANI」(#2)、「TIFFANY」(#4)、「CHANEL」 GABRIELLE(#14)、「VALENTINO」(#36)和「GUERLAIN」(#43)所檢出的致敏香料物質總量為3%或以上。
新鈴蘭醛(HICC)是高致敏性的致敏物(high potency skin sensitizer),17款檢出HICC,當中15款樣本檢出HICC的濃度超過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提出的安全濃度水平(0.02%),以「TOM FORD」(#17)檢出的含量最高(0.34%),其餘14款為「Chloe」(#11)、「GUCCI」(#16)、「TOUS」(#18)、「LANVIN」(#21)、「Estee Lauder」(#22)、「THE BODY SHOP」(#24)、「adidas」(#38)、「Marks & Spencer」(#40)、「CRABTREE & EVELYN」(#46)、「Zara」(#47)、「Anna Sui」(#48)、「diptyque」(#49)、「Penhaligon’s」(#53)和「Atelier Cologne」(#54)。
歐盟《化妝品條例》就羥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和異丁香酚(isoeugenol)2種香料成分在化妝品中設有最高使用濃度上限,分別為不可超過1%和0.02%。樣本中,33款檢出羥基香茅醛,檢出濃度由0.0035%至0.47%;另外11款檢出異丁香酚,濃度介乎0.0018%至0.014%,仍然符合歐盟相關規定。
儘管檸檬烯(limonene)和芳樟醇(linalool)本身的致敏性不算高,但接觸空氣後經過氧化(oxidation)會形成致敏性較高的物質,有機會令消費者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檢測結果顯示,全部樣本都檢出芳樟醇或/及檸檬烯。當中以「GIORGIO ARMANI」(#2)、「ACQUA DI PARMA」(#26)和「VALENTINO」(#36)檢出的芳樟醇及檸檬烯總量最高。
鉛或甲醇
樣本中只有「ACQUA DI PARMA」(#26)檢出0.1ppm鉛,「CHANEL」GABRIELLE (#14)檢出66 ppm甲醇,兩者含量均屬微量,符合內地化妝品相關要求。
全部樣本都沒有檢出水銀、砷、鎘和鎳4種重金屬,情況令人滿意。
資料來源:《選擇》月刊第506期
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
旁边的QR码进入网页